媒體報道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中國電力報》: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 溫樞剛署名文章:踐行能源安全新戰略 以高質量發展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2014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統攬國家安全和發展大局,洞察國內外能源發展大勢,創造性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指引我國能源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作為全球裝機容量第二大的發電集團、國內最大民生供熱企業,十年來,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以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為首責,以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為發展方向,助力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展現了新擔當新作為。
以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指引高質量發展邁上新高度
十年來,始終牢記能源保障和安全是不可忽視的“國之大者”,勇當安全保供的“頂梁柱”。發揮好“三個作用”,安全支撐是底線。中國華能始終把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堅決擔起能源安全綠色保供使命。面對近年來用電需求旺盛,疊加極端天氣、地震災害頻發等考驗,公司千方百計保障燃料供應,全部機組應開盡開、應發盡發,實現長周期連續運行,圓滿完成重要時段保電任務,滿足社會民生發展需要。公司目前發電裝機容量突破2.5億千瓦、煤炭產量突破1億噸,分別比2014年增長約1億千瓦、3300萬噸;2023年發電量突破8400億千瓦時,比2014年增長了約31%。堅決扛起重要能源資源托底責任。加強煤炭資源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全力推進5個煤炭儲備基地建設,強化港口節點、物流網絡布局,煤炭輸出港和中轉港已形成100萬噸以上戰略儲備,在保供關鍵時刻發揮了關鍵作用。堅決守牢不發生重大風險底線。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大力抓好雙重預防機制建設質量提升,加大安全投入保障,加快老舊設備設施專項整治,推進科技賦能安全,加大安全科技攻關,加強安全文化建設。
十年來,始終牢記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擔當,勇當科技創新的“國家隊”。發揮好“三個作用”,科技創新是根本。中國華能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立足國家所需、兩鏈所困、行業所趨,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強化產學研用聯合,勇當原創技術策源地。加快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堅持服務國家戰略,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積極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聚合高地: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正式商運投產,標志著我國在第四代核電技術研發和應用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高效靈活煤電及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全國重點實驗室成為首批20家標桿實驗室之一,清潔低碳熱力發電系統集成及運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為電力行業唯一入選第一批新序列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機構;高標準建設國家級創新平臺,在海上風電、CCUS等領域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共同牽頭CCUS央企創新聯合體,建設5個“賽馬爭先”國家能源創新平臺。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大力促進科技要素協同集聚,在推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攻克“卡脖子”技術、引領綠色低碳電力前沿技術創新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成果:率先研制出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界首個安全可信分散控制系統,為電站運行注入“安全基因”,安全性達國際先進水平;研發出世界首創、華能原創低溫法煙氣多污染物一體化脫除(COAP)技術;建成世界容量最大參數最高的超臨界二氧化碳循環發電試驗機組,核心設備國產率達到100%;建設650攝氏度高效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工程示范攻關項目,圍繞新一代高參數機組高溫段部件用材研發獲得一批原創性成果。在科技支撐“雙碳”目標上打頭陣。明確提出“源頭零碳替碳、過程減污降碳、終端捕碳固碳、多能互補友好、數字智能支撐”的技術路線,在海上風電、鈣鈦礦、鹽穴空氣儲能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建設國內接入裝機規模最大、點數最多的新能源智慧運維平臺。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大力推進華能睿渥DCS系統、PLC裝置以及全國產水電調速器等關鍵技術裝備的國產化替代應用;國際標準、發明專利居行業首位,首獲日內瓦國際發明金獎;優選一批戰新產業科技成果進行產業化培育,建立科技成果轉化配套機制,搭建科技成果發布展示交易運營平臺,科技成果轉化收入同比提高25%。
十年來,堅決貫徹國家“雙碳”目標任務,勇當產業發展的“領頭羊”。發揮好“三個作用”,產業控制是關鍵。中國華能堅持先立后破,在充分發揮煤電兜底保供作用的同時,加快綠色低碳轉型,以基地型規模化開發為重點,突出“三線一帶”發展布局,大力推動新能源、核電、水電三大支撐,優化煤電發展。以新能源為重點推動戰新產業跨越式發展。堅持基地型清潔型互補型和集約化數字化標準化發展方向,推進建設隴東、蒙甘、松遼、瀾滄江、雅江、山東、長三角、福建、大灣區、海南十大多能互補基地。十年來,公司新能源裝機從1236萬千瓦增至目前的8000萬千瓦以上,增長了約6.5倍;累計低碳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48.6%,比2014年提高21個百分點以上,目前綠電供應量占全國的15%。積極布局新賽道、塑造新動能,壓縮空氣儲能、新型電化學儲能產業開發建設逐步形成華能品牌;氫能、綜合能源服務、增量配電網、虛擬電廠首批項目順利實施。以自主可控為重點推動核電發展取得歷史性突破。以加快推動先進壓水堆規模化發展和高溫堆技術示范推廣為主要路徑,規劃建設的山東石島灣、海南昌江、福建霞浦三大核電基地滾動發展格局全面形成。以水風光一體化為重點打造西南清潔能源基地。在瀾滄江流域建成世界領先的全流域梯級電站遠程調度系統、國內首個全流域環境監測數據庫,2700萬千瓦水電裝機實現遠程集控,全年可減少棄水電量超200億千瓦時,實現水電生態、防洪、發電、航運等綜合效益最大化;在瀾滄江云南段、雅江中游等地打造風光水儲生態保護一體化基地。以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為重點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全力實施“數字華能”“智慧華能”戰略,推動各產業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建設統一智慧能源管理平臺,統一安全生產管理平臺在93家火電企業推廣應用;著力打造安全礦山、智能礦山、綠色礦山。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重大部署,深度實施煤機“三改聯動”和存量風電“以大代小”;推廣熔鹽儲熱等新業態,滿足新型電力系統對煤機的性能要求。
十年來,始終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勇當改革示范的“排頭兵”。中國華能主動融入電力體制改革,煤電全電量入市,電力現貨、綠電交易等取得新的重大進展,2023年中國華能市場化交易電力比例達88%,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7個百分點,比2014年提高76個百分點,新能源交易比重近50%;依托現代信息通訊及智能化技術,推動源網荷儲互動,率先建成國內首個接入調度系統并參與實時調節的虛擬電廠,在多地以負荷聚合商身份主動參與輔助服務和需求側響應;充分彰顯綠電價值,中國華能成為2023、2024年夏季達沃斯論壇和華北電網外送第19屆亞運會唯一綠電供應商。
十年來,認真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勇當國際合作的“踐行者”。作為最早“走出去”的電力央企,中國華能放眼全球市場,深度參與全球能源產業分工與合作,堅持以綠色低碳、戰略新興、技術創新為方向,從設施“硬聯通”到標準“軟聯通”,不斷深化“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十年來先后投產巴基斯坦薩希瓦爾電站、柬埔寨桑河二級水電站、英國門迪儲能等多個海外重點項目,境外技術服務和技術出口超過20個國家和地區;主動融入全球綠色治理體系,發布15項國際標準、3本IEC白皮書,華能品牌國際影響力持續增強。秉持“建設一座電站,帶動一方經濟,保護一片環境,造福一方百姓,共建一方和諧”的理念,做到主動融入、兼容并蓄、合作共贏,中國華能實施運營管理“本土化”和國際化人才隊伍建設的發展策略,持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把握對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規律性認識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二十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強調,要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充裕、經濟高效、供需協同、靈活智能的新型電力系統。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能源電力系列重要論述的指引下,我國電力系統正在加速“三個轉變”:一是電力供給結構正由以化石能源為主導加快向以新能源為主體轉變。2023年,我國可再生能源占全國發電總裝機比重超過50%,歷史性超過火電裝機,預計2024年新能源發電累計裝機規模將首次超過煤電裝機規模,火電正加快向基礎保障性和系統調節性電源轉變。二是電力系統運行模式正由源隨荷動加快向源網荷儲用多元智能互動轉變。新型電力系統呈現電力供應多元化、市場主體多元化、負荷結構多元化、技術形態多元化的“四多”發展特征,調度運行同外界因素結合更加緊密,需要以數字信息技術為重要驅動,支撐源網荷儲海量分散對象協同運行,推動以電力為核心的能源體系實現多種能源的高效轉化和利用。三是電力主要矛盾已由電量供需總量不平衡轉向電力、電量供需時空不均衡。我國電力消費超預期增長,用能高峰期最大負荷持續走高,電力系統“雙高”“雙峰”特征日益明顯,安全保供責任更大。
這需要我們堅持以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指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整體和局部、長遠目標與短期目標,堅定走好中國特色能源電力高質量發展道路。始終把保障能源安全作為首要責任,堅持穩中求進、先立后破,把減少前端化石能源消耗和提高終端電氣化水平作為關鍵措施,加速轉變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提升能源電力供應鏈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端牢能源的飯碗;始終把綠色低碳轉型作為主攻方向,加快以新能源為重點的清潔能源發展,推動清潔能源盡快成為能源供應主體,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始終把自主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的重大領域及具體需求,深化國際合作,共同破除非技術壁壘,不斷放大科學、技術、產業的正向循環作用,依靠科技力量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實現從資源依賴型向技術驅動型的發展轉變。
在更高起點上推動能源安全新戰略走深走實
“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既為新時代能源高質量發展提供根本遵循,也蘊含著推動能源改革發展向縱深推進的科學方法論。建設現代化強國離不開堅強的能源電力保障。新時代新征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提高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提出殷切期望。中國華能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在更高起點上推動能源安全新戰略走深走實,在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更好發揮中央企業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助力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華能智慧和力量。
堅持安全為先、夯基固本,全力筑牢保障防線。始終把保障能源安全作為首要責任,以系統思維抓能源安全供應,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特征,注意處理好能源安全和低碳轉型的關系,把新能源發展建立在傳統化石能源可靠替代基礎之上;發揮煤電兜底保供作用,促進源網荷儲互動和風光水火互補,助力提升新型電力系統安全性、穩定性。
堅持綠色低碳、集約發展,積極推進轉型發展。堅持把綠色低碳轉型作為主攻方向,以基地型規模化開發為重點,加快西北“沙戈荒”基地、沿海風電和核電基地、西南戰略性水風光一體化基地開發建設;持續優化完善新能源智慧運維平臺,確保高水平迭代更新,推動新能源生產運維模式向集約化、數字化、智慧化模式轉變,形成示范帶動作用。
堅持改革引領、創新驅動,積極發展新質生產力。聚焦服務國家戰略,整合創新資源,加快綠色低碳前沿技術研發,推動與數智技術融合,有力支撐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強高溫氣冷堆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及商業化推廣應用,穩妥發展綜合能源服務、氫能、長時儲能等新業態,積極實施煥新、啟航行動;順應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現貨市場、綠電綠證市場、碳市場建設,加快完善與市場化改革相適應的體制機制。
堅持開放合作、互利雙贏,積極參與全球能源治理。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引領,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深度參與全球能源產業分工與合作,積極穩妥推動綠色能源布局,構建中國華能國際化發展新格局;聯合開展技術創新,進一步推動中國技術、產品和標準走出國門;積極履行海外社會責任,搭建中外“友誼之橋”,更好承擔起展示中國企業形象、打造“中國名片”的時代使命。
https://mp.weixin.qq.com/s/Zj4qHhOjZYn_v6TjdGA76A